5月26日,山東江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近日完成了公司名稱、經營范圍變更的工商登記手續。
據了解,變更后公司名稱為綠能慧充數字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12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銷售、 充電樁銷售、機動車充電銷售、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儲能技術服務等。
2.鹽湖股份建設年產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70.8億元
5月27日鹽湖股份發布關于投資新建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的公告。公告披露,項目擬定為新建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年產2萬噸氯化鋰項目,項目建設地點為鹽湖股份察爾汗鉀鋰工業園區內,建設周期為24 個月,總投資約 708,157.40 萬元。
3.億緯鋰能10GWh動力電池項目落戶青海,總投資30億元
近日,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億緯鋰能在青海“再落一子”。企查查APP顯示,青海億緯動力有限公司于5月24日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據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100%控股,后者由億緯鋰能持股98.43%。
值得注意的是,從注冊地來看,該公司位于青海格爾木昆侖經濟開發區,這也是金昆侖鋰業的所在地。而去年10月底,億緯、金昆侖鋰業已和格爾木市達成三方合作,簽訂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
根據格爾木市官網顯示,去年10月26日,億緯鋰能、西藏億緯控股與格爾木市就礦產資源開發及年產10GWh動力儲能電池制造項目達成一致,簽訂了《鋰資源產業開發利用項目投資協議書》,預計投資近30億元。三方規劃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延伸和完善鹽湖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推動鋰資源向下游精深加工、精細化工領域拓展。
4.寶馬將在德國慕尼黑郊外的帕斯多夫設立電池研究中心,投資金額達1.7億歐元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寶馬正在投資1.7億歐元(合1.815億美元)在慕尼黑郊外的帕斯多夫(Parsdorf)建立一個研究中心,以根據其未來需求定制電池。該中心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業,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生產接近標準的樣品。寶馬將在新中心生產用于Neue Klasse(New Class)電動傳動系統架構的電池樣品,該中心還將側重于其他系統和生產工藝,這些系統和工藝可以被納入標準生產。出于對可持續性的考量,寶馬新中心的運營將使用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包括建筑屋頂的光伏系統提供的電力。寶馬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將利用該中心研究電池的價值創造過程,目的是幫助未來的供應商生產符合公司自身規格的電池。
5.SK集團擬發展電動車電池等綠色業務,總投資約3618億人民幣
5月26日,據SK官方消息,集團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247萬億韓元(約1.32萬億人民幣),以支持公司在半導體、EV電池和生物制藥領域的業務。整體投資規模中,在韓國投資達179萬億韓元。
據悉,SK集團計劃2026年前將在電動車電池等綠色業務投資67.4萬億韓元(約3618億人民幣)。
電池網了解到,據此前SK集團的規劃,SK On電池年產能將在2023年擴大到85GWh,2025年擴大到220GWh,2030年超過500GWh。
6.聯創股份擬在內蒙古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建5萬噸/年PVDF及配套產業鏈項目一期,投資約16億元
5月26日晚,聯創股份(300343)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內蒙古聯和氟碳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聯和”)擬在內蒙古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低碳產業園投資建設5萬噸/年PVDF及配套產業鏈項目一期項目。
據悉,一期項目包括:2.5萬噸/年PVDF及配套4.5萬噸/年R142b聯產12.5萬噸/年R152a。一期項目建設投資估算約人民幣16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
7.新疆眾和擬投13.46億建五個項目,擴產電極箔及電子鋁箔等
新疆眾和擬投13.46億建五個項目,其中綠色高純高精電子新材料項目擬建設年產1.6萬噸高性能電子鋁箔生產線,項目建設周期2年。
在電池鋁箔方面,根據新疆眾和掌握的行業信息,從2017年至2021年,國內電子鋁箔產銷量從7萬噸增加至11萬噸。
8.國軒高科360Wh/Kg半固態電池將在今年量產
5月27日,在國軒高科第十一屆科技大會上,該公司研發的360Wh/Kg三元半固態電池將在今年實現量產,同時,400Wh/Kg的三元半固態電池目前在公司實驗室已有原型樣品。
此外,國軒高科和大眾集團共同研發的第一代三元和鐵鋰標準電芯已實現雙量產定點,目前正在與大眾德國團隊共同開發面向歐洲的標準電芯。已量產的三元電芯能量密度為 635Wh / L,鐵鋰電芯能量密度 435Wh / L。本屆大會上,國軒高科還將發布兩款最新產品,一款產品為超高能比下一代電池產品,另一款產品系國軒首次面向 2C 市場,服務廣大普通用戶的創新性產品。
9.國軒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在南京六合投產,總投資100億元
中國儲能網訊:5月28日上午,江蘇省重大國軒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投產活動在南京市六合區舉行,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20GWh動力電池生產項目以及新能源動力電池PACK、殼體、箱體及線束等配套項目。據了解,國軒高科系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國內最早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之一,擁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輸配電設備等業務板塊,動力電池裝機量和市場份額一直穩居行業前列。作為國軒高科與德國大眾開展深度合作后的首個投資項目,該項目去年6月份簽約、當年10月份開工,在省市關心支持和政企團隊密切協作下,從開工到首條生產線投產僅用不到8個月時間,項目全部達產后年銷售收入不低于120億元,將成為國軒高科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10.海辰儲能M1智慧工廠正式投產,年產能15GWh
中國儲能網訊:5月29日,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海辰儲能”)再傳捷報,鋰電智能制造一期項目的M1智慧工廠,完成交付并開始投產。廠房總體布局5條鋰電制造產線,年產能15GWh,是海辰儲能2022年重要產能支撐,并為后續市場訂單交付提供有力保障。M1智慧工廠建設規模大、施工標準高,在產線軟硬件設計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同時,通過產線自動化配置,生產工藝的改良,在降本增效,節能減排方面也取得突破。布局的鋰電高速制造產線,生產效率提升在30%以上。據悉,6月1日,海辰儲能還將舉辦鋰電二期項目奠基儀式,占地200多畝,規劃年產能30GWh,預計2023年建設完成,助推儲能電芯規模化生產。
11.美國通用汽車與韓國浦項化學建電池正極材料工廠,投資6.33億美元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近日,材料制造商韓國浦項化學有限公司表示,計劃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加拿大投資6.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2.6億元),用于建設一家電池正極材料工廠。據了解,韓國浦項化學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計劃在2024年9月之前向與通用汽車的合資工廠投資2.7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7億元)。早在去年12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與韓國浦項化學就曾宣布了在北美成立合資企業的計劃。除此之外,通用汽車此前還曾宣布將投資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71億元)投入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4個生產基地,其中包括投入21億美元與LG新能源在密歇根州建設電池工廠,加速電動車業務的發展。
12.超頻三鋰電池正極關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開工,總投資50億元
據云南紅河州蒙自經開區消息,紅河州鋰電池正極關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蒙自經開區舉行。
據悉,該項目由超頻三(300647)與個舊圣比和實業有限公司(簡稱:個舊圣比和)合作建設。項目總投資50億元,項目用地約800畝,建設年處理4.5萬噸金屬量廢舊鋰電池及電極材料生產線,年產6萬噸前驅體、年產2萬噸碳酸鋰、年產2萬噸正極材料生產線等。
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建設周期4年。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9億元,項目用地約300畝,建設年處理1.1萬噸金屬量廢舊鋰電池及電極材料生產線,年產1.5萬噸三元前驅體、5000噸碳酸鋰和1萬噸正極材料。
13.川發龍蟒再投資77.4億在南漳縣武安鎮趙家營村襄陽循環經濟產業園投擴產磷酸鐵鋰及磷酸鐵
5月27月晚間,川發龍蟒(002312)發布系列公告,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議案,同意全資子公司攀枝花川發龍蟒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新材料項目,總投資金額預計為72.5億元,同意攀枝花川發龍蟒與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合同書》;同意全資孫公司南漳龍蟒磷制品在南漳縣武安鎮趙家營村襄陽循環經濟產業園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新能源材料磷酸鐵項目,同時建設年產40萬噸硫磺制酸,項目總投資額為4.9億元,同意公司與南漳縣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合同》及《補充協議》。
其中,年產20萬噸新材料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年產20萬噸磷酸鐵和年產30萬噸硫酸生產線等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