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聯會:6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66.5 萬輛,同比增長 25.2%
7 月 10 日,IT之家從乘聯會獲悉,6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 76.1 萬輛,同比增長 33.4%,環比增長 12.1%。今年 1-6 月累計批發 354.4 萬輛,同比增長 43.7%。6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66.5 萬輛,同比增長 25.2%,環比增長 14.7%。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308.6 萬輛,同比增長 37.3%。
數據顯示,2023 年 6 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 189.4 萬輛,同比下降 2.6%,環比增長 8.7%。
2.鑫輝源年處理15GWh動力電池回收項目奠基,總投資10.5億元
7月6日上午,鑫輝源又一新項目安徽鑫輝源循環技術有限公司年處理15GWh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項目奠基儀式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舉行。 據悉,年處理15GWh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項目總投資10.5億元,用地100畝,計劃分兩期實施,一期投資5.5億元,建設廠房、研發樓及附屬設施,建設4條梯次生產線、2條電池回收再生系統生產線,計劃2024年4月投產;二期投資5億元,新增建設2條梯次生產線、2條電池回收再生系統生產線,計劃2024年底投產。
3.昊朔科技新能源產業園項目投產,年產磷酸鐵鋰20萬噸,總投資31.5億元
近日,位于湖北十堰高新區的昊朔科技新能源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投產,該項目投資31.5億元,可年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20萬噸。
據悉,近期,昊朔科技新能源產業園中8條生產線全速運轉,生產出來的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第一時間發往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電池生產制造企業,每天發貨超過260噸。
智利銅業委員會(Cochilco)近日公布題為《鋰市場:近期發展和2035年預測》的研究報告指出,主要受汽車行業鋰離子電池消費量增長的推動,2035年全球鋰需求量將約達383萬噸,為目前需求量的5倍;得益于鋰礦新項目的落地實施,預計2035年全球碳酸鋰產量將約達243萬噸。
5.斯迪克擬投建新能源電池用功能性涂層復合材料項目,總投資約6.39億
斯迪克(300806)發布公告,公司擬投資建設新能源電池用功能性涂層復合材料擴產項目,總投資預計約為63,865.90萬元。本項目建設期為1.5年,運營期為10.5年。
據悉,該項目將用于新建16#和17#生產車間,購置性能先進的生產和配套輔助設備,項目建成后每年新增3,206.70萬平方米膠帶/保護膜、535.39萬平方米PET/PP復合銅箔、502.44萬平方米復合集流體、1,188.00萬平方米極耳膠帶、77.00萬平方米膨脹膠帶、636.14萬平方米UV高剪切絕緣材料以及1,923.89萬平方米復合藍膜的產能。
6.廣東江門規劃3.75GW儲能電站,電網儲能項目需通過競爭配置
儲能與電力市場獲悉,江門發展改革局印發《江門市新型儲能電站項目推薦布局實施方案(2023-2027 年)》(簡稱:《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2027年新型儲能電站裝機規模目標分別為1.5GW以上和2.6GW以上,其中重點對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進行規劃布局,在負荷中心地區布局建設獨立儲能電站,在新能源富集地區布局建設獨立共享儲能電站,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電源側、用戶側儲能電站按照市場化原則,大力鼓勵建設,不作具體布局要求。新能源發電項目通過租賃獨立共享儲能電站容量或自建電源側儲能電站,實現不少于發電裝機容量 10%的配儲要求。全市共推薦布局 14 個負荷中心地區獨立儲能電站,儲能電站單點接入容量宜在 50-100 MW、充放電時長 2-4 小時,合計儲能容量700MW~1.4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