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奔馳領投 固態電池初創企業Factorial Energy融資2億美元
美國初創企業Factorial Energy籌集了2億美元,在完成本輪融資后,該公司將進一步進行電動汽車固態電池的開發,并嘗試對其進行商業化。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集團和戴姆勒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該公司的目標是從2026年開始,在其電動汽車中使用固態電池。Factorial對外透露,他們已經與梅賽德斯-奔馳、Stellantis、現代和起亞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
2、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輛購買限制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交通消費。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輛購買限制,推動落實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 加強充換電、新型儲能、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車船 用 LNG 發展。推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有序 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汽車企業研發推廣適合農村居民出行需要、質優價廉、先進適用的新能源汽車,推動健全農村運維服務體系。大力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 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等新能源汽車應用占比。
3、欣旺達與中能電氣擬在風、光、儲、充換電及綜合能源服務等項目展開整體戰略合作
近日,欣旺達官方稱,為進一步深化合作,積極把握雙碳背景下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的良機,欣旺達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欣旺達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與中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能綠慧新能源有限公司已于近日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協議顯示,雙方擬在風、光、儲、充換電及綜合能源服務等項目的資源獲取、項目開發、投資、建設及運維方面展開整體戰略合作,共同助力國家“3060”雙碳戰略。
4、補貼退坡、原材料上漲,比亞迪加入新能源車漲價大軍
日前,比亞迪汽車官方發布了一條車價調整說明,對旗下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7000元不等,此次價格調整將于2月1日起生效,在此之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比亞迪在聲明中表示,本次價格上調主要是新能源車型的補貼退坡以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因素導致。
5、B輪增資近50億元 長安新能源IPO臨門一腳
據長安汽車1月1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先早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增資擴股的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已確定投資方,共募集資金約49.77億元。在此輪融資擴股中,長安汽車擬增資13.6億元(放棄同比例增資權利),交銀博裕一號擬增資10億元,南方資產擬增資7.10億元,承元基金擬增資7億元,蕪湖信石信鴻擬增資5億元,重慶中金科元擬增資2億元,南方工業基金擬增資1.80億元,員工持股平臺擬增資1.173億元,南方工業智能出行基金擬增資1.10億元,德擎混改基金擬增資1億元。
6、總投資50億元!春蘭鋰離子電池項目成功簽約
1月20日下午,總投資50億元的春蘭清能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項目在東城集團成功簽約!項目總投資50億元,一期總投資20億元建造兩條先進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線,新增年產5GWh鋰離子電池產能。項目“十四五”期間完成全部投資,合計新增15GWh鋰離子電池產能。
該項目具有工藝技術先進、自動化程度高、單位產能耗能低、市場潛力大等特點,產品未來將主要應用在清潔電力儲能、新能源客車、通訊等領域終端,成為具有海陵特色的“雙碳”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同時可有效盤活低效閑置用地(廠房),對于做大做強海陵區新能源產業鏈條,提升畝均產出率和資源承載率具有積極意義。
7、25億元!云南祿豐5GWh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生產項目簽約
1月19日,祿豐市人民政府與北京百斯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碳中和儲能產業基地5GWh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生產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位于祿豐市金山鎮硅產業園區內,用地面積約300畝,計劃總投資25億元。項目建設期為三年,擬分三期分別建設碳中和儲能產業基地5GWh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生產項目、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項目以及生產生活輔助配套設施等。
8、德方納米擬在曲靖市建設“年產2萬噸補鋰劑項目”,項目總投資約人民幣20億元
1月20日晚,德方納米公告,擬與曲靖市沾益區人民政府簽訂《年產2萬噸補鋰劑項目框架合作協議》,建設“年產2萬噸補鋰劑項目”,項目總投資約人民幣20億元。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項目一期、二期將分別建設5000噸/年補鋰劑生產線、15000噸/年補鋰劑生產線,以及相關基礎配套設施等,由德方納米的控股子公司德方創域在曲靖市沾益區注冊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實施。
德方納米表示,本次投資是為了快速推動公司補鋰劑項目的產業化,滿足下游客戶的市場需求,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