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2022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130%,其中儲能型鋰電產量突破100GWh
2月23日工信部消息,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發展,不斷提升先進產品供給能力,總體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一是產量持續快速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及研究機構測算,2022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750GWh,同比增長超過130%,其中儲能型鋰電產量突破100GWh;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鋰電一階材料產量分別約為185萬噸、140萬噸、130億平方米、85萬噸,同比增長均達60%以上;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行業總產值突破1.2萬億元。
2.芳源股份擬投資20億元布局年報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
2月23日,芳源股份發布公告稱,擬投建年報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開展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及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擴大芳源股份在新能源行業的市場規模,提升芳源股份的核心競爭力。
本次對外投資項目擬投資金額為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為建設年報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二期為建設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
3.天賜材料擬向四川天賜增資1億元,用于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
2月23日,天賜材料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10000萬元對子公司四川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四川天賜注冊資本由10000萬元變更為20000萬元,天賜材料仍持有四川天賜100%股權。
天賜材料稱,本次對四川天賜增資,是基于天賜材料發展戰略和經營需要,增強四川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資本實力,以進一步推進“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天賜材料電解液的布局,提高天賜材料市場競爭力。
2月21日,天齊鋰業宣布,公司氫氧化鋰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張家港保稅區舉行。天齊鋰業董事、總裁夏浚誠介紹,張家港是天齊鋰業在國內投資的第一個省外生產基地,也是全球第一條全自動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
5.浙江淳安縣中宏科創儲能系統、電芯產線開工,總投資50億
2月21日,浙江舉行2023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活動上,淳安縣中宏科創儲能項目開工,共分四期實施,2023年-2024年實施一、二期,總投資約15億元。2024年-2027年實施三、四期,總投資約35億元。項目建成后的儲能系統工廠、儲能電芯工廠及研發中心,6年內全面達產實現年工業銷售產值不低于200億元。
2月21日晚,*ST必康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現有的年產5,000噸六氟磷酸鋰裝置的基礎上進行項目擴建,新增35,000噸六氟磷酸鋰和10,000噸六氟磷酸鈉的生產能力,以達到年產50,000噸六氟磷酸鹽生產規模。項目預計需新增投資22.54億元。
據悉,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在北廠區建設形成年產18,000噸六氟磷酸鋰及副產能力,二期在南廠區建設形成年產17,000噸六氟磷酸鋰、10,000噸六氟磷酸鈉及副產能力。